《时间的形状》笔记

时间的形状

不知道这是第多少次学习相对论了,一直没有搞明白,但每次学习又觉得有些进步。这次有幸在隔离期间听到汪洁亲自朗读的《时间的形状》,感觉又接近真相了,希望能通过做笔记更深的理解。

前言

打破错误认知

  • “相对论”和”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”这种诡辩论是两码事,是有完整数学物理逻辑和实验支撑的,不是资本主义为了扰乱我们的思维提出的理论
  • “相对论”只是一个词,其背后的原理不一定跟这个词完全匹配,忘掉这个词能更好的从 0 开始逻辑推导,就像忘掉”雷锋”更容易让你学习”雷峰塔”的知识

基本工具

  • 波普尔的证伪说——科学与伪科学的量尺 任何可以称之为”科学”的东西,一定是可以预言未来并可证伪的。比如通过牛顿力学基本定律预言小球的运动,结果与预言不符,则定律被证伪。

  • 奥卡姆剃刀原理——科学需要什么样的假设? 如果你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为了对其解释就要做不同的假设,那么这种假设越少往往越接近真相。比如用地心说解释地球周围行星运动轨迹会非常复杂(但也能解释的通),而用日心说很容易解释的通(假设条件更少)。

  • 思维实验——在大脑中运行的实验: 利用指定的抽象条件,在大脑中运行实验,看看是否有逻辑悖论出现。 比如,亚里士多德说:”重量越大的物体下降速度越快。”对于没有相关知识的人来说直觉认为这句是正确的。 但是一个简单地思维实验:如果有一个重球、一个轻球,重球比轻球下落快;那么把它俩绑在一起,形成一个更重的球,应该更快;但是新的速度应该是原来的一半才对,形成悖论。 两种推论出现了悖论,所以伽利略做了”比萨斜塔”实验,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。

  • 佯谬——乍一看肯定是不对的,但没想到却是真的: “两个公司,平均收入越高,多数人收入越低”,这个看起来是假的,但在收入差距大的场景下,反而是真的,随着收入差距越大,越符合这个假设。 这就叫”佯谬”。而往往发生佯谬的地方能推导出新的原理,比如,用”中位数”/”众数”,可以更好的描述我们想要的”多数人的收入”。

绝对时空

  •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: 在任何惯性系中,力学规律保持不变。 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大船中,你无法通过力学实验测量出大船的速度。

光速不变

  • 通过实验测量,光速为 C,在任何惯性系下都一样。 在高速列车上向前发出的光,无论是在车上还是站台看,光速仍为 C。 这与绝对时空观下,速度的叠加规律是不符合的。
  • 通过”MM 实验”,证明了以太不存在,同时反过来证明了洛伦兹变换符合实际

  • 运行列车的思想实验 1: 由两个镜子组成一个计时器,其中有一个反复折返弹射的一个光子,由光子的折返次数作为计时。 一个火车和火车站各有一个计时器,火车快速驶过,从火车站看,火车上的光子由于折返,运行为折线。 按照绝对时空,相同时间内火车上光子够了更远距离,这与实际测量的光速不变相违背。这里的时间,是指一段时间。

  • 闪电列车思想实验 2: 还是上面的列车和站台,在列车通过站台后站台被一道闪电击中。 在列车看来,闪电发生的时刻是 t1;而站台认为闪电到达列打车的时刻(列车认为闪电发生的时刻)是 t2; 按照绝对时空,站台认为 t1 < t2,而这与光速不变相违背(t1 == t2)。

狭义相对论

  • 从上面两个列车思想实验,可以推出,”同时”这个概念,在不同的参考系(速度)下是不同的。

  • 通过列车思想实验 1,可以得出从站台看来,火车上的时间更慢,其变慢的程度可以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来, \(t' = \frac{1}{\sqrt{1-\frac{v^2}{c^2} } }t\)

  • 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: 在惯性系中,所有物理定律都保持不变,包括光速。 在一个封闭的大船中,大船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,你无法通过任何物理实验得知自己所在大船的速度。

  • 利用奥卡姆剃刀原理排除”以太”: 为了维护牛顿绝对时空观,假设了以太的存在,同时做了很多假设以确保符合”光速不变”的实验结果。 而实际上,用爱因斯太相对性原理可以用更少的假设解释实验结果,所以爱因斯坦理论成功的概率更大。

  • 狭义相对论可以推出的几个规律:钟慢尺缩质增

    • 时钟变慢
    • 移动方向空间压缩
    • 移动方向质量随速度增加快速增加
    • 任何有效信息的传播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
    • $E = mc^2$
  • 狭义相对论的缺陷:

    • “惯性系”的前提条件在现实中其实并不普遍,整个真实世界是非惯性系的
  • 总结: 狭义相对论,其实就是把”光速不变”作为前提,然后转换了对惯性系规律的思考方式。 在不同速度下,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时空参考系,不同速度下的”同时”变得没有意义,物体相当于用自己速度的变化改变了整个时空。 在低速下和牛顿力学结果重合,只有在光速这种高速下才体现出差异。

广义相对论

  • 等效原理: 加速度和重力等效。 在一个电梯厢里,放在地球上和在太空中加速运动,都能形成相同的参考系。 这样就能把太空中的加速运动电梯形成的非惯性系等价于地球上(重力下)静止的惯性系来处理。 向心力和引力也能用相同方法等效处理。

  • 光线弯曲思想实验: 一个人在自由落体的电梯中,向前抛出一个小球。这时,从这个人角度看,小球做了匀速直线运动;从地面人角度看,小球做了抛物线运动。 基于等效原理,两者完全兼容,从地面的人的角度,只要叠加 当电梯中的人拿手电向前打出一道光,在这个人看来是直线光;而从地面看,是被弯曲的光。 所以,光是可以在重力下或加速度下被弯曲的。

  • 转盘思想实验: 一个人在圆盘中间,圆盘旋转没有影响;一个人在圆盘边缘,圆盘高速旋转时可以感受到类似重力的感觉。 圆盘中间的人,时间和静止参考系相同,手表正常;圆盘边缘的人,由于不断向前运动,手表变慢; 圆盘中间到圆盘边缘的半径,记为 r1; 圆盘边缘的人,随旋转记录圆盘周长为 s2; 我们发现 s2 > 2πr1,这说明空间被扭曲了。因为圆盘边缘的人在向前运动,所以运动方向尺子缩短了,这时测量周长就会比之前需要更多尺数。 上面这种现象,就是时空弯曲,在引力越强的地方,时空弯曲越大。

  • 双生子佯谬: 一对双胞胎,哥哥开飞船上太空,弟弟留在地球,。从哥哥的视角,弟弟相对高速运行,所以弟弟会比较年轻;从弟弟的视角,哥哥也是高速运行,所以哥哥也更年轻; 那么,到底谁更年轻了? 从狭义相对论分析,因为只能分析惯性系,所以其实两者都更年轻了,只不过两者永远不会相遇。 从广义相对论分析,如果两者想要比较,那必须相遇,而哥哥开飞船可以改变加速度, 所以哥哥会经历加速离开、减速、加速返回、减速落地这四个过程,而这四个加速度都会导致时空改变,相当于引力起了作用,相当于哥哥飞向了弟弟的未来,所以最终哥哥更年轻。 这里的加速度没有相对性,只有主动加速(减速也是一种加速度作用)一方才会有引力效应。

  • 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表现,时空弯曲越大,引力越大。在引力的作用下,空间在三维都被弯曲了。 物体或光在被弯曲的空间中想走最短路径(直线),所以看起来路线是弯曲的。